苔
袁枚〔清代〕
各有心情在,随渠爱暖凉。
青苔问红叶,何物是斜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万物各自有特性,随它是爱暖或是贪凉。
青苔就会好奇问红叶,世上什么东西叫夕阳?
注释
苔:苔藓。植物中较低等的类群,多生于阴暗潮湿之处。
渠:第三人称,他,它。此泛指各种生物。
斜阳:夕阳。
赏析
这首咏物诗生动地表现了青苔生长的特性,咏叹它受本性和境遇的种种限制,表达了不能够得到阳光照耀却兀自执着生长的青苔表现出了同情与悲悯。从诗句中可以感受到,由于阳光的偏爱,青苔红叶各有暖凉不同的待遇,因此才有青苔对红叶的发问。这其实就是对阳光不能做到“普照万物”的指责了。诗中青苔那怯怯而又执着向往的神情,读之令人悯然。诗写得富于情趣,饶有意蕴。
在这首诗中,诗人一直是一个旁观者,在关注着青苔的生命状态,虽然也体察青苔的心情,但是从诗歌主旨上说,则是旁观式的、评论式的。在那个专制的封建时代,诗人笔下的青苔也有对于阳光的期待,也有向红叶打听阳光的勇气,它越是执着、越是努力
创作背景
在袁枚的《小仓山房诗文集》中有两首咏苔的同题五言绝句。另一首为“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是袁枚奉贺恩师尹继善七十寿辰受乾隆赐宴擢相之作。而这一首(各有心情在)本事未详。
参考资料:完善
1、
田瑞文.袁枚想要向谁学——小议“也学牡丹开”[J].语文建设,2018(5Z):39-42
简析
《苔》是一首五言绝句,为一首咏物诗。此诗生动地表现了青苔生长的特性,咏叹它受本性和境遇的种种限制,诗中的青苔有对于阳光的期待,也有向红叶打听阳光的勇气,诗人对不能够得到阳光照耀却兀自执着生长的青苔表现出同情与悲悯。全诗富于情趣,饶有意蕴,诗中对这个自强不息的小小生命的尊敬,实际上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对环境不公的谴责。
袁枚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162篇诗文 514条名句
题遗山诗
赵翼〔清代〕
身阅兴亡浩劫空,两朝文献一衰翁。
无官未害餐周粟,有史深愁失楚弓。
行殿幽兰悲夜火,故都乔木泣秋风。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灵隐寺月夜
厉鹗〔清代〕
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
月在众峰顶,泉流乱叶中。
一灯群动息,孤磬四天空。
归路畏逢虎,况闻岩下风。
满江红·蒜山怀古
吴伟业〔清代〕
沽酒南徐,听夜雨、江声千尺。记当年、阿童东下,佛狸深入。白面书生成底用?萧郎裙屐偏轻敌。笑风流北府好谈兵,参军客。
人事改,寒云白。旧垒废,神鸦集。尽沙沉浪洗,断戈残戟。落日楼船鸣铁锁,西风吹尽王侯宅。任黄芦苦竹打寒潮,渔樵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