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节选)
佚名〔先秦〕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回想当初我离开的时候,连杨柳都与我依依惜别。
如今回来的路途中,却纷纷扬扬下起了大雪。
路途曲折漫长难行走,又渴又饥十分劳累。
我的心里不知不觉泛起伤悲之情,没有人能懂得我的痛苦!
注释
昔:从前,文中指出征时。
往:当初从军。
依依: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
思:用在句末,没有实在意义。
雨:音同“玉”,为 “下” 的意思。
雨(yù)雪:下雪。雨,这里作动词。
霏(fēi)霏:雪花纷落的样子。
迟迟:迟缓的样子。
载:又。
赏析
《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历代注者关于它的写作年代说法不一。但据它的内容和其它历史记载的考订大约是周宣王时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周代北方的猃狁(即后来的匈奴)已十分强悍,经常入侵中原,给当时北方人民生活带来不少灾难。历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边外和命将士出兵打败猃狁的记载。从《采薇》的内容看,当是将士戍役劳还时之作。诗中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让那一股缠绵的、深邃的、飘忽的情思,从风景画面中自然流出,含蓄深永,味之无尽。
这四句诗被后人誉为《诗经》中最好的句子。这是写景记时,更是
创作背景
此诗选自《采薇》,为其中流传最广的一段。《采薇》是出自《诗经·小雅·鹿鸣之什》中的一篇。历代注者关于它的写作年代说法不一。但据它的内容和其它历史记载的考订大约是周宣王时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
简析
此诗为《采薇》的末章,抒写当年出征和此日生还这两种特定时刻的景物和情怀,道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之心。全诗言浅意深,情景交融,让那一股缠绵的、深邃的、飘忽的情思,从风景画面中自然流出,其含蓄深永,味之无尽。
滥竽充数
韩非〔先秦〕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扬之水
诗经·国风·郑风〔先秦〕
扬之水,不流束楚。终鲜兄弟,维予与女。无信人之言,人实诳女。
扬之水,不流束薪。终鲜兄弟,维予二人。无信人之言,人实不信。
杨子过宋
韩非〔先秦〕
杨朱过宋,东之于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杨朱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朱曰:“弟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